|
技术·教育·社会: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支持服务 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16) |
|
2 |
|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脉络、发展路径与启示 |
乐传永;夏现伟; |
3-7 |
|
生态位视域下云教育系统探析 |
梁海青;黄雪娇;赵可云; |
8-13 |
|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创客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万昆;叶冬连; |
14-20 |
|
中国MOOCs学习者价值研究——基于RFM模型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 |
宗阳;郑勤华;陈丽; |
21-28 |
|
MOOC中社会性互动的功用分析 |
史慧姗;郑燕林; |
29-35 |
|
知识建构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视觉文化共同体研究实践新探索 |
赵丽;张舒予; |
36-41 |
|
论在线学习范式的变迁:从自主学习到自适应学习 |
吴南中; |
42-48 |
|
基于视觉表征的微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为例 |
张倩苇;向娅; |
49-55 |
|
混合学习中的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研究 |
童慧;杨彦军; |
56-62 |
|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如何影响学校的信息化效能——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
郅庭瑾;赵磊磊; |
63-69 |
|
基于UTAUT模型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
万力勇;赵呈领; |
70-75 |
|
利用信息技术缩小教育差距: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付卫东;吴砥; |
76-82 |
|
教育技术百年回顾学术研讨会暨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落成典礼会议通知 |
|
83 |
|
本刊启事 |
|
84 |